看問題/無礙、通用設施 每人都需要

【聯合報╱記者 黃驛淵】 

大眾運輸工具是綠色城市甚至城市競爭力指標,捷運蘆洲線的無障礙電梯按鍵雖符合規範,卻未從使用者角度出發,等於淪為虛設。
令人無法理解的是,通車前無障礙環境推動委員會已幫忙「抓漏」,卻遲未有回音,也難怪身障朋友跳腳。 
既然花錢設無障礙設施,就應做到底、做得漂亮,建築技術規有其高度範圍,但法規卻是最低標準,實際上究竟便不便民、
是否符合使用者需求才是重點。 

若法規不符現狀,應檢討法規,況且,其他路線站內電梯都無此問題,實在沒理由不改善。 
但更大的問題恐怕是設計無障礙設施的過程。以蘆洲線為例,是在相關硬、軟體設施都近完工,才邀無障礙環境推動委員會勘查,
也就是說,即便發現大缺失,恐已「生米煮成熟飯」,尤其須動到大型硬體時,不但減少修改意願,也增加施工困難度。

較好的作法是,設計規畫就納入身障團體及專家意見,不但可達預防效果,更可減少事後補救的時間及花費。 
其實,無障礙或通用設計絕非僅是「身障」或「輪椅族」關心焦點,老人、小孩、孕婦、行動不便者,
乃至每個人都有在這個城市無礙優遊的需求與權利。 
對市府而言,在興建公共設施時,不該再用過去「少數人需求」的思維去看待無障礙設計,才能讓北市的公共空間更友善、人性。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【2011/02/19 聯合報】

 

 

 

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